《财会月刊》
最近,刷微博时发现一个有趣的花絮:搜狐新闻梳理了2017年以来的议案,发现议案“频见‘从娃娃抓起'”,并举例今年就有导演郑晓龙谈“依法纳税教育从娃娃抓起”,秦腔演员张小琴谈“秦腔传承从娃娃抓起”等等。搜狐新闻据此评论说,一些成年人不应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娃娃,而应以身作则。留言的读者纷纷表示颇有同感。
于是,我随手在搜索引擎和论文库分别检索了“从娃娃抓起”这个关键词,这一检索可把我吓了一大跳: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呼吁“从娃娃抓起”,而且似乎都有充分的理由。如果说搜索引擎搜到的内容不够严谨,那不妨来看一下收录在论文库里的期刊,譬如:《北方音乐》“音乐素养从娃娃抓起”;《青少年体育》“校园篮球当从娃娃抓起”;《杂技与魔术》“杂技成才要从娃娃抓起”;《电子知识产权》“知识产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;《职教通讯》“职业启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”;《科技创新与品牌》"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从娃娃抓起";《搏击》“武术要从娃娃抓起”;《财会月刊》“理财教育应从娃娃抓起”;甚至连《领导科学论坛》也有一篇主张“领导才能也要从娃娃抓起”……
这就难怪已经有不少人主张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要“从娃娃抓起”,去年新华社主办的《半月谈》已经撰文《啥都“从娃娃抓起”,娃娃快被“抓”坏了!》,指出凡是都“从娃娃抓起”,给中小学乃至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担,是一种形式主义。而也有网友调侃道:不要把娃娃抓坏了,实在想抓,建议去商场里玩“抓娃娃机”!
对这一社会现象,我也做了一番思索,我个人觉得,“从娃娃抓起”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问题,问题的根源不在“教育”,而在成年人自身。
正面原因:成年人的焦虑
从古代的训蒙、家教,到今天涵盖早教、学前及小中大学的完备的教育体系,显然,教育着眼于孩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“从娃娃抓起”作为一种宏观的教育理念也是没问题的。首先,我们得承认,确实很多事情从娃娃抓起是有必要的,特别是一些关于少年儿童人身安全、社会基本规范的教育。
那问题出在哪里?仅仅是因为现在各类“从娃娃抓起”的目标任务过多过滥吗?
非也。不妨再看一下本文开头我枚举的“从娃娃抓起”的案例,它们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,即:凡是从事某一个领域的业内人士,都会认为自己的领域需要从娃娃抓起;其隐含的意思是,别的领域重不重要我不管,但我这一块是很重要的。换言之,在某些人那里,“从娃娃抓起”不再是一个宏观的、具有一定内涵的教育理念,而是蜕变成了某个具体领域拓展自身权力边界,争夺后继人才,将自身社会责任下移外推的手段了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抓”的对象越来越具体,越来越细,“戏曲从娃娃抓起”细化成“秦腔从娃娃抓起”,“体育从娃娃抓起”细化成“篮球从娃娃抓起”,“计算机从娃娃抓起”细化成“编程从娃娃抓起”,等等。由此类推,不仅是秦腔、篮球、编程,中国360多种地方唱腔,奥运会300多个运动小项,IT行业的软硬件各类工程,是不是也都要“从娃娃抓起”呢?而且,不仅要抓,还要通过各类“进校园”、“进课堂”也就是“抓学校”的方法来“抓娃娃”。累的不仅是孩子,学校和老师恐怕也深受其害。
在我看来,这反映的是成年人的焦虑,说好听点是责任感,但归根到底是一种焦虑感。
众所周知,娃娃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,而且娃娃越小,时间越少。把成人社会里高度发达、细化的职业、专业领域投射到孩子的世界,既不可能,也没有意义。孩子本身就生活在成人之中,他们不是社会的他者,而是社会的一部分,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耳濡目染、外部的潜移默化,逐渐形成对社会的好奇和兴趣,而且各个不同。整个社会,从家庭到学校,再到商场游乐场电影院体育场等等,都是教育的场域,完全没有必要刻意通过课堂、学校甚至“两会”议案等渠道,来狠狠地“抓娃娃”一把。
娃娃被抓得疼不疼,有谁知道呢?
反面原因:成人世界的傲慢
仅仅是焦虑感吗?
往深了想,这还与成人的傲慢有关。事事要从娃娃抓起,也隐含了另一层意思:这些事情已经不需要“抓成人”了,因为成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,道德水平也更高,相比孩童来说是高高在上的、自足的,而孩童则是懵懂无知的,需要被教育的。因此,成年人强调“从娃娃抓起”还源于自认为不需要再受什么教育了。
上一篇:去4S店买车,想底价成交,先看看老司机总结的砍
下一篇:没有了